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 (钱晨菲)连日来,长三角地区气温不断攀升,迎来大回暖。8日,长三角多地气温破同期历史纪录。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8日16时,全国有485个国家站打破或追平当地12月最高气温纪录。从华北南部、黄淮一直到华南出现大范围20℃以上的区域。
聚焦长三角,据中央气象台官网发布的全国气温实况图显示,8日15时,长三角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20℃。
浙江省气象部门数据显示,至8日16时,该省有5个站点破1951年以来12月最高气温纪录,分别为安吉26.2℃、余姚26.1℃、慈溪25.9℃、长兴24.5℃、德清24.4℃。
8日的杭州湖滨步行街,晴好天气吸引不少游人外出。王逸飞 摄
浙江杭州当日最高气温同样回到“2字头”。当地气象台数据显示,8日14时30分,杭州多地最高气温超23℃,已超过2008年12月上旬的22.6℃(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第二),其中余杭区达到25.2℃。晴暖天气下,不少游人前往西湖边享受暖阳。街上民众纷纷脱下冬装,甚至有游人身着夏装出行。
在上海,“升温模式”同样启动,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最高气温也冲至21℃。在安徽,包括合肥、宿州、阜阳、六安等在内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均超20℃,局部超过23℃。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回暖与前几次的晴暖不同,接下来,“阴雨模式”即将上线。随着冷空气南下发力,南方气温也会呈现下滑趋势。(完)
中新网株洲12月8日电 (张雪盈)“目前,我们只有1000多公里的铁路网在运行中,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将铁路网络扩展到超过5000公里。”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奥斯卡8日在湖南株洲表示,此行就是为邀请中国企业前往哥伦比亚,参与其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相信中国企业的能力,将有助于哥伦比亚建立自己的铁路系统,实现绿色、可持续交通。”
12月8日,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开幕。图为现场展出的智轨列车。张雪盈摄
当天,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轨博会”)在湖南株洲开幕。美国、德国、奥地利等14个国家和地区政要参加有关活动,卡特彼勒、康宁、西屋等国内外600余家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参展,寻觅合作商机。
本届轨博会以“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6万余平方米,展出范围涵盖轨道交通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等全产业链内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集成多项先进氢能技术的“氢能制储加一体化”移动供氢系统,借助齿轮齿条的咬合力稳步行进的齿轨列车,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进行自由切换运行模式的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多家中国企业带“新”参展,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与装备制造的硬核实力。
当前,全球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技术爆发和跨行业交融的黄金时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任鸿斌指出,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业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被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铁路运输已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而中国在铁路装备方面的进步也惠及全世界,中国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做法。”几内亚驻华大使阿米娜塔·科伊塔表示,希望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能利用专业知识与成熟经验,为几内亚经济、文化和商业发展提供支持,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
美国西屋交通运输集团目前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客运、货运设备、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增值服务的供应商。“西屋交通在中国国内市场实现3亿美元销售,同时还带动了约6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出口额。”西屋交通运输集团中国区总裁崔垚表示,“看好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结果。”
据悉,作为中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地,株洲目前链上聚集上下游企业近400家,本地配套率达85%以上,今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规模可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完)